中國遊客在香港是否受歧視(26/02/2014)

本文說的是真正中國遊客,不是那些來港搶購奶粉及日用品的職業水貨客、雙非產婦,也不是搶購香港地產物業,作炒賣或是隱藏財富的旅港中國人。

對於香港人歧視中國遊客的看法,中國媒體有兩種不同評論:
  1. 「因為香港從前的窮表叔變成了有錢人,以前優越感消失,心理不平衡。」[1]這是中國官方媒體最普遍的觀點。
  2. 「中國遊客抱著恩主心態,認為香港的繁榮是中國所『恩賜』的觀點,因此令香港人非常反感。」[2]這是少數曾在中國媒體出現過的相反觀點,但很快便被刪除。足見中國對媒體的審查,因此異於官方意見的能出現多久及多普遍,往往不能代表民間想法。
而中國遊客說受香港人歧視,大概的觀點為:
  1. 中國遊客來港購些奶粉回國祇是作手信,竟特別下「限奶令」來針對。
  2. 世界所有國家歡迎遊客購物,香港人歡迎其他國家的遊客,唯獨不歡迎中國遊客。
  3. 有些習慣,例如小孩在街道大小便、插隊及爭座位等,在中國內很普通的,在香港卻被大肆渲染。
  4. 多遊客來港造成的交通及道路擠,是香港配套設施不足,而且來港遊客也有其他國家的,不能把造成的問題都歸咎於中國遊客。
  5. 中國遊客佔來港遊客的比例最多,因此對香港的經濟貢獻也最大,但反而受到特別的針對。
香港人則說是針對實際中國遊客的行為及造成的後果,並非歧視,大概的觀點為:
  1. 中國遊客太多來港瘋狂搶購奶粉等,令香港真正使用者連基本需要也不夠,甚至要付出更高價才購到,有些藥房更預留給中國客,賣更高價錢。更有甚者,藥房變成奶粉雜貨專賣店,在售賣處方藥的藥房,連很普通的配售藥物也沒有。[3]
  2. 中國遊客購的多是金飾及奶粉等,受惠的祇是金舖及藥房,這些佔香港很少的行業,但影響卻是所有香港人,不單是道路、交通擠塞,店舖租金也不斷上升,影響所有行業。
  3. 入鄕隨俗是基本禮貌,而且對中國遊客的惡感,不限於香港人,世界各地也一樣。像小孩當街大小便、吃自助餐後把食物放進膠袋帶走、[4]在車廂亂拋垃圾、裝走食店要收費的茶水[5]、離開旅館時順手牽羊,甚至把檯燈、鐘錶及裝飾畫等大件物品也拿走,[6]行為令人討厭。
  4. 2013年佔訪港遊客量75%來自中國,達4000多萬人次;2014估計達4,500萬人;2017年將達7,000萬人次。這是任何城市也難以消受的旅客流量,更何況原本人口已達700萬、擁擠不堪的香港,這也是引發抗議的根源。[7]
  5. 因為訪港中國遊客最多,而且比例繼續上升,都市不勝負荷,趕走了人均消費更高的其他遊客,對整體旅遊業反而不利。
上至房產、下至價廉物美的益力多,同樣遭中國旅客瘋狂搶購。
照片來源:大紀元時報 http://www.dajiyuan.eu/images/2012/2012_10/12/1210121011161369.jpg

聖誕期間大批中國遊客來港購物,高檔名牌奢侈品已無法滿足購物需求,奶粉、洗髮水、白花油、藥品也都滿載而歸。
照片來源:大紀元時報 http://s1.djyimg.com/i6/131226063202100615--ss1.jpg

相關報導
  • 大紀元時報 (2012-10-12). 奶粉益力多遭瘋搶 香港超市被攻陷 港人無奈 ([2014-02-26] http://www.dajiyuan.eu/新闻/两岸三地/18715-奶粉益力多遭疯抢-香港超市被攻陷-港人无奈.html)
  • 大紀元時報 (2013-12-27). 大陸客香港瘋狂購物 奢侈轉平實 ([2014-02-26] http://epochtimes.com/b5/13/12/27/n4044343.htm?photo=2)
參考來源
  1. 天涯論壇 (2012-10-07). 發達國家都感謝中國遊客掃貨 唯獨香港人不歡迎原因. 天涯社區 ([2014-02-26] http://bbs.tianya.cn/post-208-34158-1.shtml)
  2. cMoneyHome (2014-02-25). 大陸人「恩主心態」從何來(繁體字全文). cMoneyHome ([2014-02-26] http://www.cmoneyhome.com/article/2085/大陸人「恩主心態」從何來(繁體字全文))
  3. 太陽日報 (2014-02-07). SUN驚奇:藥房棄配藥專攻內地客. 太陽日報 ([2014-02-26] http://the-sun.on.cc/cnt/news/20140207/00410_097.html)
  4. 星州網國際新聞 (2013-10-21). 隨地大小便‧中國遊客「醜態」成話題. 星州網新聞 ([2014-02-26] http://news.sinchew.com.my/node/329540)
  5. 余藍舊港 (2013-08-30). 日本媒體報導--赴日中國旅遊者的醜態. 鐵血社區 ([2014-02-26] http://bbs.tiexue.net/post_6918030_1.html)
  6. 環球網 (2013-10-18). 遊客下榻酒店「順手牽羊」榜 哥倫比亞第一. 你好臺灣([2014-02-26] http://www.hellotw.com/lybl/201310/t20131018_883127.htm)
  7. Craig, Stephen (2014-02-26). 不堪內地遊客重負 香港旅遊業很受傷.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([2014-02-26] http://chinese.wsj.com/big5/20140226/col103757.asp)
備註
  • 本文有標示來源的照片僅用作輔助評論之用,如照片擁有者不希望被引用,請告知予以移除。

捍衛新聞自由大遊行(23/02/2014)

  這天的遊行抗議活動所經過的地方,可看到四種不同的人。

  2014年2月23日,傳媒工會號召新聞界「企硬反滅聲」大遊行,集會地點在香港中環遮打花園。我雖然不是新聞工作者,但是仍然參加,因為新聞自由與公義、人權及民主息息相關。

  下午2:30,我到達遮打花園集合時,現場已擠滿不少人,包括來自香港及海外的新聞工作者,還有一些香港政黨。有兩件事必須提的,首先是「大紀元時報」,這20年來該報受的外來壓力是最大的,例如沒有人敢承印,他們逼著要自己添置印刷器才來出版,另外是常受刑事滋擾及破壞,警方卻從來沒抓到破壞者,令人不得不質疑警隊的「效率」。唯一較其他香港傳媒人好的,是他們編輯自主,揭露中共欲掩蓋的消息是其他報章不會刊登的。事實上,該報的內容比從前充實了,多了國際、財經、娛樂、生活及副刊等。例如今天所載有關Netflix網路電視,在其他報紙也看不到。另外便是集會當天有人民力量的成員,不斷用髒話辱罵傳媒人李慧玲,還穿梭其他團間作出挑釁。人民力量一系,向來令我生厭,以為自己一套作唯一標準,排斥其他觀點不同者,有違民主理念,更是在破壞民主的凝聚。

  集合地點附近很熱鬧,有外傭載歌載舞。香港祇是他們工作的地方,這便是我說的第一種人:過客。第二種是逃避問題的人,包括其間人匆匆走過,沒有停留的香港人。他們可能認為事不關己、生活過得安穩便可,若環境太惡劣無法忍受便離開。另一種是由中國來到香港的新移民,因為香港相比中國已是法治及自由的地方,所以樂於現狀。第三種是接受現狀,從中賺好處的人。在遊行到了政府總部便可看到,美其名是幾個「監察傳媒」的團體及聯盟,但總共卻祇有50多人,而且多是長者,很多還穿戴主辦者的衣帽服飾。稀疏的人數霸佔了政府總部前的公民廣場,與參與的「反滅聲」大遊行的6,000人相比,說明了雙方支持度的落差。最後一種是改變環境去解決問題,代表了這次參與遊行的人。遊行時李柱銘剛好在我附近,他並非傳媒人,他錢有了,時間也比從前任民主黨魁時多,隨時可以移民,但他仍是這類抗爭活動的常客。四種不同的人,四種價值取向,表現了四種不同的行動。

參加者在行政長官辦公室大閘前繫上藍絲帶
照片來源: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international/20140224/35660142/香港怒吼「反河蟹反滅聲」
  有人這祇是傳媒老闆與編輯的意見不同,非關新聞自由。這也許他們真的認為是這樣,也可能他們不能接受香港新聞自由正被蠶食,選擇逃避事實,甚至忽略港新聞自由排名12年間下跌了43位的客觀數據。[1][2] 假如他們這次有參與,聽到出席的傳媒人親身道經歷,便應該認清事實:某人或某機構不喜歡那些佈道,向傳媒老闆施壓,要刪字、刪內容、刪專欄、更換傳媒人的例子多不勝數。例如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,道出了在某報館任職採訪主任其間,六四晚收到上司的字條,指示不能用六四做翌日頭版;批評政府在審批免費電視牌照造假,最後被辭退的威普諮詢顧問亞洲區總監伍珮瑩,轉述客戶的高層以抽起媒體落廣告來壓制她及她公司;鄭經翰把他在DBC董事會時,中聯辦不喜歡李慧玲的聲帶放到網上,證明中國對香港媒體的干預。新聞自由的壓力一直由媒體工作者默默承受,但梁振英任特首後,問題加劇惡化。

  集會的訊息很清楚,若沒有自由的新聞,高層如特首選舉其間唐英年的僭建、及後梁振英的僭建、曾蔭權廉租深圳東海花園君豪閣作退休居所,或是湯顯明繞過申領酬酢開支規管的宴請中國內地官員等,根本便難以揭發。日常層面,如食物及用化妝品修改改有效日期、黑心食品流入、社團機構財務上的私雙授受等,更可能因商業利益而無法報導。以為新聞自由與你毫無關係的,應該好好反思。

相關報導
  • 香港蘋果日報(2014年2月24日)。傳媒工會上街發聲 記者走在最前(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40224/18636030)
  • 臺灣蘋果日報(2014年2月24日)。香港怒吼「反河蟹反滅聲」(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international/20140224/35660142/香港怒吼)
參考來源
  1. Press Freedom Index 2013 (n.d.). Press Freedom Index 2013.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. (Retrieved February 23, 2014 from http://en.rsf.org/press-freedom-index-2013,1054.html)
  2. 香港蘋果日報(2014-02-13)港新聞自由排名 12年跌43位。香港蘋果日報 (Retrieved February 23, 2014 from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40213/18624350)
備註
  • 本文有標示來源的照片僅用作輔助評論之用,如照片擁有者不希望被引用,請告知予以移除。

港馬是長跑賽,這些才是回憶。(20/02/2014)

  跑完了16/02的渣打香港馬拉松,完成時間好的興奮雀躍,未如理想的打算明年再戰。兩者相同之處是衡量的尺度:馬拉松的完成時間。

  之前說過港馬是一條孤單的賽道,假如你參加的是馬拉松組別,會由尖沙嘴經西九龍公路、昂船洲大橋、青衣南灣隧道、青馬橋、汀九橋、長青隧道、青葵公路、返回西九龍公路,西區海底隊道、干諾道西天橋,然後經中環及銅鑼灣,到維多利亞公園終點。42.195公里的路程,大概是最後的3公里才能感受跑手以外的人存在。

  孤寂若算是港馬的特色,大多數海外賓事的特色便是熱鬧。賽道兩旁常會看到群眾、聽到群眾的打氣聲。去年在臺灣南投縣集集鎮舉辦了首屆「集集鄉村音樂馬拉松」,就像嘉年華一樣,但不在賽事前後,而是在整個賽事的過程。賽事的主角不再限於參加者,也包括各樂器表演者。參賽者放下對完成時間的計較,轉與表演者一起拍照、表達謝意,然後繼續跑。(對比港馬有人說要禁止跑手拍照,請他們先參加海外賽事觀摩再說。)少了競技的意味,換來另一份參加的喜悅。這也提醒馬拉松參加者遺忘了的事實:雖然有所爭論,但無論你認為是為了傳達公元前490年希臘在戰爭中戰勝波斯跑回雅典,或是希臘在戰爭中跑回雅典向斯巴達求援,相同的都是非競技性質。

  有人認為「跑步是孤寂的」,這應該修正為:「如果你不選擇孤寂,跑步可以令你與人更接近」。假如要二選一,我必然會選後者,這是與時間競賽或是創造回憶的差別。

備註
  • 以上照片來源:2013年「集集鄉村音樂馬拉松」影片(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m3YwghySQ8)
  • 照片僅用作輔助評論之用,如照片擁有者不希望被引用,請告知予以移除。

香港官員批「驅蝗」自暴其短(19/02/2014)

  16/02早上一年一度的渣打香港馬拉松,馬拉松及半程馬拉松近35,000跑手在尖沙嘴起步。下午有團體組織了「驅蝗」行動,同樣吸引了社會的關注。「驅蝗」行動是為了表達對對大量中國人來港,影響香港居民生活穩定的不滿。這本來是正常社會對不同意見的表達,但翌日梁振英與及幾位司長,包括林鄭月娥亦開腔遣責便令我討壓現在的香港政府。梁振英說要依法跟進,依甚麼法?能夠指出違反了香港那一條法律?要警方跟進,背後意義是警方控告「驅蝗」行動的成員,隨便找些理由作檢控。至於其他司長,亦無任何一位提出「驅蝗」成員有何違法。假如要胡亂堆砌如「擾亂秩序、干擾他人」更顯得他們看不透事情為何出現,成因不是因為很多訪港的中國人擾亂了香港人生活秩序、干擾了香港人正常生活的結果嗎?背後代表著現行香港現行法律下,普通市民與政府在權力上的不公平:第一,執法當局有刑事檢控權,對象可以是任何市民,而普通市民沒有,除非報警讓警方自我檢控,但結構上的不公很明顯。第二,政府、警方、律政署作刑事檢控花的是公帑,無法定罪亦無損失,而被檢控者花的是自己的時間與金錢。第三,這類「擾亂秩序、干擾他人」沒有客觀標準的控罪,那一方有足夠財力去找好的律師,勝算便大增。有人在車廂大聲喧嘩,何嘗不是干擾的一種?在車站附近水貨交收,何嘗不是干擾的一種?要檢控,請用相同標準。所以,第四:政府執法不用尺度不同,為政治理由去干擾法治,結果政府聲望不斷下降,警隊聲譽也賠上了。

照片來源:https://thehousenews.com/society/驅蝗遊行-策略淺析/
  既然不涉違法,那麼梁振英及其官員祇能說是道德批判,這樣更多的問題便來了:首先是道德標準不一,不同宗教信仰、政治立場、文化不同的均不相同;其次是個人能否名正言順,梁的僭建問題先隱瞞後一句「我沒說過我沒僭建」能信服嗎?第三,也是衡量尺度,用相同標準放在香港人與中國訪客身上,例如,中國訪客也要與香港人一樣,不要插隊;不能為求「擋客」把奶粉留給中國來的。道德是沒有統一標準,但不代表可以沒分寸。

  至於說甚麼「阻礙兩地交流合作、傷害兩地同胞情感的言行。」更是人民日報一向的語調,正表示梁振英及其班底著眼於的地方並非香港人。情感是雙方共同營造的,不是他們口中認為要包容(其實是啞忍):要多等幾班車、沒郊遊地返中國旅行、分娩無產房、購奶粉沒奶粉、產後醫院欠款不還、搶住宅導至樓價租金暴升,當有些旅客的不文明,這都是香港人親身體會的,累積便成了今天「驅蝗」的果。更不能用文革式說「驅蝗」是一小撮。就上述所說各項,大部份也有解決之道。若每件也用「傷害情感」來阻撓,最後甚麼也沒解決,造成更大的傷害。因為政府一直沒有處理,亦處理不當,涉及香港與中國矛盾的,利益總傾向中國人。「驅蝗」不是首個針對過多中國人來港的行動,例如2011~2012間有多次遊行,抗議父母均不是香港人的中國公民來港產子的「反對雙非嬰兒」活動;早於2011年已有發布在YouTube的影片《蝗蟲天下》去揭露中國人在香港的醜行。之後2012年9月15日至18日,有連串抗議中國水貨客的「光復上水站」。共同點是民間已不坐視政府處理的態度,自行以行動改變現狀。仍把「驅蝗」說成一小撮,祇是香港官員的無知,可謂自暴其短。

照片來源: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realtime/news/20140217/52197052
  世界上所有地區的政策是先照顧本地人的,不然是為動亂加溫。反過來這,近年中國移居香港的,也是低收入的居多,不加支援也是動亂溫床。可是香港這個政府完全沒考慮本地優先這定律,盲說融合,將來香港人對中國人的反感祇會愈來愈大,多年來香港人對港人身份的認同不斷在升,不正反影這趨勢嗎?政府「利益傾中」,結果是香港人把中國的遊客、水貨客、掠奪香港資源的都歸納為「中國人」。當然,這對真正訪港的中國遊客並不公平,不能因為他們來自中國,便受到歧視。

  「傷害兩地同胞情感」?情感是雙方的,不能勉強。或許這些官員不懂、故意裝傻,或是腦袋仍停在盲婚啞嫁的時代,若真如此,他們連智力與情感也有問題了。這一代香港出生的,所謂鄉下、藉貫都是陌生的,別來「同胞」這套。看清因果去想辨法解決,本就是負責任的政府必須的,但香港官員如此的回應祇是火上加油,呼籲「驅蝗」成員分清對象,不要禍及無辜的中國遊客不是更合適嗎?香港人不是義和團,也不是中國賁青。至於「驅蝗」行動本身,待日後再評論。

參考資料
  • 光復上水站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光復上水站
  • 反對雙非嬰兒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雙非問題
備註
  • 本文有標示來源的照片僅用作輔助評論之用,如照片擁有者不希望被引用,請告知予以移除。

香港渣打馬拉松嘉年華(14/02/2014)

星期日便是香港渣打馬拉松。參加了多年,見證了港馬的路線的轉變。有一年是在香港島中環近渣打銀行總行作起點的,過西區海底隧道後,經過西九龍公路、青衣橋、長青隧道,在汀九橋折返後,沿相同路線經西九龍公路到近港鐵奧運站折返,再經西九龍公路至深水埗運動場為終點。這條路線相信很多跑手也沒跑過,除非是像我這樣的「老鬼」。還有便是由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出發,經紅磡繞道、加士居道,進入西九龍公路,經西九龍公路、青衣橋、長青隧道、汀九橋再折返回西九龍公路、到近港鐵奧運站折返,再經西九龍公路,至深水埗運動場為終點。可能為了容納更多參加者,近年的路線已大定,唯一的是三年前改由經昂船洲才轉往青衣島。

但再多的轉變,這仍是一條很孤單的路線,因為前40公里都是在高速公路及隧道進行,除工作人員外,祇有你及其他跑手在跑。曾參加過海外賽事的,都會對沿除由主辦單位、協辦單位、跑會及自發的啦啦隊留下深刻印象。這些對追求完成時間的跑手來說,也許一點也不重要。但對於業餘跑手來說便很不一樣,沿途景色之外,啦啦隊的氣氛、補給站的工作人員的熱情,那怕是冷風下的一杯薑茶、給你灑水降溫、啦啦隊給你來個give me five等,都予你相同賽程,不同意義。那是你多年後忙了完成時間,但仍能記得某賽事的原因。這是我認為一旦參加了海外賽事,便樂意繼續下去的原因。或許可以這樣說,參加港馬是因為比賽,參加海外賽是因為回憶。

每年的香港渣打馬拉松前一週的星期六、日,都有香港渣打馬拉松前嘉年華,讓本地參加跑手領取選手包。這個嘉年華如何,若是我這匆匆逗留十多分鐘的人來說是有失客觀,但其中我較喜歡的是舞臺來自不同團體的表演。另外是嘉年華場地面積很大,可以容納很多攤位,可是也因此令部份時間及攤位會出現冷場。這樣也代表嘉年華能有發展的空間,除了比賽,嘉年華可以成為參賽者願意多花時間留下的場地。